1989年8月的一天,一架飞往青岛的航班平稳降落在青岛机场。郭若梅透过窗户望向外面的景象,虽然熟悉,却又让她感到陌生。这一刻,她的心情突然变得非常复杂,眼泪也不自觉地涌了出来。
已经四十年没有回家了,四十年前,她跟随丈夫到台湾,离开了自己的故乡。自那以后,时间的流逝让她与家人渐行渐远,所有的联系几乎都断了。四十年的岁月,承载着太多的思念与不舍。特别是女儿和妹妹,那些年因为各种原因,她不得不忍痛离开,带着未满一岁的女儿和十三岁的妹妹告别。自那以后,关于她们的音讯便成了她心中的一道深深的伤口。直到两年前,她终于重新和妹妹取得了联系,但当她问起女儿的情况时,妹妹却总是避而不谈,只是告诉她:“事情很复杂,回来后再说。”
带着满心的疑问和不安,郭若梅终于在两年后抽空回到了山东。飞机刚一落地,她就在人群中远远看到妹妹郭若兰举着牌子站在那里等她。尽管多年未见,郭若梅却没有一丝犹豫,立刻认出了那就是她的妹妹。两人对视一眼,心中有种默契的波动,但让郭若梅震惊的是,妹妹居然突然跪倒在地,痛哭流涕。一边哭一边喊:“姐,你咋才回来?我对不起你,我把敏敏弄丢了,找了她三十多年都没有找到!”
展开剩余79%“敏敏”是郭若梅女儿的名字。听到这句话时,郭若梅只觉得脑袋轰的一声,瞬间感到天旋地转,几乎晕倒。她很想立刻问清楚事情的真相,但眼前的妹妹已经泣不成声,情绪十分激动,郭若梅只能强忍悲痛,拉着她起来:“兰兰,别急,回家再说,回家再说。”
在回家的路上,郭若梅紧紧盯着妹妹,脑海里不断回想着几十年前的点滴。那时候,她年少无知,命运却早早把她推向了生活的风浪中。
郭若梅出生于1920年,在山东济宁的一个小村庄里长大。小时候,她与母亲相依为命,父亲在青岛开餐馆,常年不在家。每次回家时,父亲的脸色总是冷淡,似乎并不关心这个家。直到16岁那年,她的母亲为她生下了妹妹郭若兰,然而父亲对这个二胎女孩的态度更为冷漠,甚至怒气冲冲地离开了家。母亲因此伤心过度,不久后去世,家中只剩下她和还不满一岁的妹妹。
为了照顾姐妹俩,亲戚将她们送到舅舅家生活。舅舅虽不反对,但舅妈对姐妹俩极为不满,经常在家里发火,甚至动手打她们。为了能活下去,郭若梅总是拼命讨好舅妈,家务活抢着做,尽管如此,舅妈还是不满意,经常训斥她。就在这种艰难的生活中,父亲突然带着新妻子和一个男孩回来了,姐妹俩得以回到自己的家中,虽然继母的态度也不太友好,但总算是有了一个固定的家。
然而,这种平静的生活并没有持续太久。1943年,继母的儿子因为病重去世,父亲愤怒地将继母毒打了一顿后,便去了青岛,留下了姐妹俩。这一年,郭若梅已经23岁,按理说应该找个对象结婚,但她心中唯一的牵挂就是妹妹,无法放心让她单独生活,尤其是不愿让她和继母一起生活。因此,郭若梅的婚事一直拖到1947年,直到她遇到了解放军军官徐良玉。
婚后,徐良玉答应照顾郭若兰,并让她跟着两人住。郭若梅虽然有了自己的家庭,但她心里依旧牵挂着妹妹。在她怀孕期间,由于丈夫经常不在家,照顾她的重担全落在了妹妹郭若兰的肩上。十月怀胎一朝分娩,郭若梅终于迎来了自己的第一个孩子。生活似乎开始有了些许安定,但平静的日子很快被打破。
1949年5月,徐良玉接到上级的命令,需要尽快前往台湾,而由于人数限制,他只能带走一个人。此时,郭若梅的女儿还只是婴儿,而她不知道是否能承受长途跋涉的颠簸。焦虑间,妹妹提出让她把孩子交给自己,等到台湾一切安定后,自己会带着孩子去找她。这成为了郭若梅唯一的选择,她带着丈夫徐良玉踏上了前往台湾的飞机,心中唯一的希望就是尽快将女儿接回。
然而,到了台湾之后,她才发现一切并不像她预想的那样顺利。尽管她心里有着无尽的思念,但生活的重担让她只能继续忍耐。与家人的联系完全断绝了,郭若梅从此再也无法得知关于女儿的任何消息。
接下来的岁月里,郭若梅与丈夫生育了三个儿子,而徐良玉时常陷入对被遗留在大陆的女儿的思念之中。他常常独自去海边借酒浇愁,思念着那个已经失联的女儿。渐渐地,徐良玉开始酗酒,身体每况愈下,最终在1959年因一次酒后摔倒,再也没有醒来。
丈夫的离世让郭若梅失去了生活中的支柱,而她为了养育三个儿子,不得不在工作和家务之间忙碌。她甚至开始在工地上做苦力,只为了多赚一点钱。好在三个儿子都非常努力,毕业后找到了稳定的工作,家里的经济状况也有所好转。直到最小的儿子参加工作后,郭若梅终于能稍微松一口气。
然而,尽管生活渐渐好了起来,郭若梅的内心却始终无法平静。她始终在思念着那个丢失的女儿,还有那个从小陪伴在自己身边的妹妹。随着年岁渐长,郭若梅的思念越发强烈,她希望能回到山东,看看是否能找到失踪的女儿。她的儿子们察觉到了母亲的心思,于是三兄弟开始为她寻找机会,最终在1987年,她的小儿子在澳洲出差时认识了一位山东商人,商人答应帮忙打听。
经过一番努力,郭若梅终于与妹妹取得了联系,但妹妹的态度却让她感到有些奇怪。当她询问女儿的情况时,妹妹始终没有正面回答,只是说:“回来后再说。”这让郭若梅感到一种难以言喻的不安。
终于,1989年,郭若梅决定亲自回到山东探个究竟。她走下飞机的那一刻,眼前的一幕让她不禁感动至极,而妹妹的跪下痛哭更是让她无法平静。当妹妹把这一切的真相告诉她后,郭若梅心里一片茫然。她理解妹妹所承受的痛苦与愧疚,虽然女儿的失踪已经成为两人永远的痛,但郭若梅并没有怪罪妹妹,反而更加心疼她。
在知道了全部真相之后,郭若梅决定放下曾经的遗憾,并为妹妹的晚年着想。她留给了妹妹一笔钱,并安排儿子们回到济宁老家,修缮了老房子,想让妹妹能过得安稳一些。同时,她也希望儿子们能知道,这片土地永远是他们的根。
郭若梅和妹妹的故事,没有电视剧般的大团圆结局,女儿的失踪成了她们最大的痛,但这一切,也成了普通人生活中的真实写照。生活不可能完全如愿,只有学会接受遗憾,才能更加珍惜当下的一切。
发布于:天津市网上炒股加杠杆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